题记:少林寺有疯魔棍法,全不讲理打法,横扫武林;
烧菜有乱炖法,比如佛跳墙,就是把什么乱七八槽的材料往一个锅里猛炖,就会出天下第一等美味。
天下道理相通,中药也有乱来法,就是不讲辨证的道理,乱七八槽的药往一处堆,效果奇好无比。
这个不是我个人的杜撰。
我们翻开祖国医学两千年的名方验方效方史就会发现,有很多神奇的方药,其组方,完全不是我们可以用传统医学理论可以牵强附会所解释的
有时看一些西学中的老医师开方,其风格就是乱炖,这个放一点那个放一点,效果出奇,让人百思不得奇解。
比如防风通圣散,万应茶饼,藿香正气水,味数很多,性味全乱。还有如金水六君煎等被陈修园批为乱来的方子,在临床上效果神奇。
在专科领域就更多了,比如奚九一老先生治疗闭塞性脉管炎,用茵陈、泽兰、金银花、垂盆草。(我学而用之,治疗局部血管阻塞水肿,效果比溶栓还要好)不胜其举。地黄饮子、续命汤、阳和汤。
日本汉方更是有许多乱炖验方,甚至方与证似乎相差甚远。
特别是唐及金元时期的一些方子,当时医生似乎中医理论体系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完备,用药都很乱,但在这乱中取胜,留下了很多让我们无法用理论层次来指导研发的千古效方。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流传千年的神奇验方,大多数是乱来的。
有效就是硬道理,乱来其实是方证医学,验方医学的根本。
中药复方在人体产生作用时,很多时候其实不是按我们口头上说的那样起作用的,其微观实际完全不是我们所想的。
甚至于复方中药的不同组合在煎时产生的化学化应也是增一味则截然相反。
中药实践,已经超出我们的理法方药的一条龙范畴。中医理论有缺陷,是一种发育不完备的体系。
提倡方证医学,很多时候会出现反对五行脏腑辨证医学。也就是说方证是一种验方医学,有是症用是方,并非后世中医辨证流派医学。
这好象跟冯世伦提出来,经方医学与五行肮脏辨证医学为不同的流派相一致。其实质应当是经验派和理论推演派的区别,经方派为经验派的最早代表,特别具有乱来精神。看经方派用方,似乎方子与疾病风牛马不相及,往往取效神奇。如五苓散治许多杂病,跟利尿都无关。
经方、方证,其精神实质也是乱炖法门之一,都属于验方流派。
综观经方的很多组药,都具有乱来的性质,比如寒温并用,麻黄加石膏,半夏加黄连,温清并用,附子加大黄,加黄连。都是乱炖法门。
这是小者。后世的出自明初万病回春的温清饮在日本汉方界相当吃香,是四物汤加黄连解毒汤。好象黄煌老师也有一张由此延伸的方子叫荆芥连翘汤。
当世名医里对乱来法门最擅长的,要推裘沛然老先生。
裘老有句秘诀,有时候碰到疑难杂症,搞不定治不好,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开一堆寒温并用,乱七八槽的药上去,完全不讲辨证、理法方药。
总结为:反激逆从、大方复治。这一阵乱来下来,效果非常神奇。大家可以去看看。
民间乱来的高手,
一位叫孟城的大夫《三十年临证经验集》有一篇汗吐下法亲历记中记载的
川沙陈英俊医师,始知子和之法尚有传人在。备之数十味丸药中选定一种丸药或处以汤药,并随即煎煮使当即服下,服后或吐或不吐,过半小时后再复诊脉,然后予另一种丸药或汤剂,带回服用。“先清后调”两法以善其后。清法乃多以丸药清未尽之内热。调则开处方两张,一为寒热并用之剂,每以桂附与硝黄同投;一为消补兼清之方。
就是又补又泻,不止一方之内乱炖 ,而是补泻同用了。先让你吃一顿吐药、泄药,把你治得全身虚脱,然后给你上人参黄芪补起来,第二天再让你又吐又泄,第三天又给你服补药。整个治法上就是一阵乱来,然后你就好起来了。
乱来为什么这么神奇?
以个人一点小脑袋思考之。乱来的鼻祖应当是大柴胡汤,乱来能起效的机理全在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是胡希恕先生爱用的方子,说他是经方家,看他常用方子,频数高的就是这一张,合方而用,有时加桂枝茯苓丸,有时加当归芍药散。前有张锡纯是张石膏,祝味菊是祝附子,胡老就是大柴胡了,乱来派的高手。
说大柴胡乱来,是芩夏并用,调和通利之柴胡、大黄并用。
后世乱来方药,能起效的机理跟大柴胡汤一样。衡法也,此衡,非颜德馨教授所提的衡法。
仍是用寒温并进之乱药,搔动人体已经失常的气机,双相调节,会自动回复平衡。
以乱治乱。
我们知道中药起效有个特点,药愈对症,起效愈快,不足者当之。不对症时药效自己会打折扣。
所以有时药中其的,只一钱即效。衡法,在单味中药上即有所体现,就是我们传统的说法叫双相调节,让药与人体相互作用,自行调节。
我们开一堆什么性味都有的乱炖大药方,失常的人体会自己挑选那个他最缺的,将其效果放大,回复到正常状态,不对其症的药性会被压制下去。
所以这是裘沛然老先生热衷于乱来法门,开一张大复方,什么药都放,然后坐见病人好起来的原因所在。
乱来,真仍中医界不可一得的最高法门。
象小子我在临床上也经常性乱来,取效比我不乱来时要好上数倍。
当然也要归功于我不乱来的正规的辨证学识浅薄有关。
有此乱来法门,足可投机取巧,以一当十之用。
胡言乱语,与诸君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