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医论

郝万山讲伤寒论视频-11《伤寒杂病论》桂枝汤的适应证

郝万山讲伤寒论视频-11《伤寒杂病论》桂枝汤的适应证

 

郝万山讲伤寒论视频-11《伤寒杂病论》--要点笔记--桂枝汤的适应证

第一、适应证,太阳中风证

第二、凡是太阳病,不管是是不是经过治疗,只要是见到了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的主证。

1.原文第13 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抓主证,对证用方”——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2. ?第95 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汉代的郑玄在《周礼》对“司救”作注“救,犹禁也”。《说文解字》说“止也”,救又是止的意思。

我们通常所说的救火,就是禁火,就是止火,就是灭火;救灾,就是禁灾,就是止灾,就是减灾。由于救灾、灭火、禁灾,就可以助人,所以这个“救”字,犹禁,犹止,引申“帮助”。

3. ?24 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说文解字》:烦即“热头痛也”。这个“烦”字从“火”,代表有热,从“页”,页代表头。申义就是心烦。

“烦热”,或者说就是“发热”。“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吃完桂枝汤,喝完热粥,盖上被子,本来应当遍身蛰蛰微似有汗,结果反而出现了烦热增加,病人来找你来了,说大夫,吃了你的药,我更难受了,发烧更厉害了,没有出汗,是不是你的药开错了?这里的烦反应了这样一种状态。————病重药轻,不足以驱除邪气,反而激惹了邪气的势力,这也叫“激惹现象”。

医生的处理:

风府穴是督脉的穴,由于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连于风府,刺风府穴等于既能疏通督脉,也能疏通太阳膀胱经的经气。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穴,它在脖子后面,刺这个穴位,对局部可缓解颈项拘紧不柔和的症状。

“却与桂枝汤则愈”,“却”就是“再”的意思

4. 第42 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脉浮,提示了正气还能抗邪于表,但浮而弱,提示了正气已经有轻度的不足。脉是弱的,这个时候统统用桂枝汤。

 

5.?第57 条,“伤寒发汗已解”,这是个太阳伤寒表实证,发了汗以后,风寒表实证已经解除了,“半日许复烦”,过了半天的样子又出现了烦热。

“脉浮”主邪气在表,也主正气能够抗邪于表;“脉数”主发热,因为病人有反烦,有复烦,有发热。

 

三、表证兼里实,先解表用桂枝汤,这是桂枝汤的又一个适应证。

.第57 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伤寒论》的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来说,应当先解表后攻里.一定要求先解表后攻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下之为逆”,“逆”者,错也,误也。

第56 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桂枝汤。若头痛者,必衄。

太阳表证为什么造成头痛?

风邪在表,太阳经气不利,当然它的头痛是后头部疼痛,伴有劲项部拘紧不柔和。

判断表里的方法?

小便短赤的是阳明燥热内盛,那么就应该用承气汤来治疗;

如果是小便清者,“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小便清长的,那这种证候它是表证,而不是里实,应当发汗

Copyright © 2021-20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P & .粤ICP备15039453号-2 wordpress主题Theme By:wordpress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