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文

桂林古本伤寒论-平脉法第一(1.45-1.51)

古林古本伤寒论-平脉法第一(1.45-1.51)

【1.45】 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假令濡而上鱼际者,宗气泄也;孤而下尺中者,精不藏也;若乍高乍卑,乍升乍坠,为难治。

【1.46】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鞕。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1.47】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1.48】 寸口脉浮紧①,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1.49】 寸口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热;风为虚,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1.50】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也?师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也②。何谓阳脉不足?③师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何谓阴脉不足?④师曰:假令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涩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⑥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1.51】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于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于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虚微,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谓⑦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薰,口烂食断⑧也;中焦不治,胃气上,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胃气①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寒厥相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齐痛,命将难全。

 

 

  • ① “浮紧”:白云阁本及会通本作“浮而紧”。
  • ② “也”:白云阁本无。
  • ③ “何谓阳脉不足?”:白云阁本作“曰:何谓阳脉不足?”
  • ④ “何谓阴脉不足?”:白云阁本作“曰:何谓阴脉不足?”
  • ⑤ “假令”:白云阁本与会通本无此二字。
  • ⑥ “留”:成本作“流”,宋本、会通作“留”,白云阁本作“溜”应为误刻。
  • ⑦ “谓”:白云阁本作“为”,另三本均作“谓”。
  • ⑧ “口烂食断”:可以解释为“口腔溃疡糜烂而无法进食”。他本中“断”多作“龂”。“龂”者,“牙龈”也。
  • 若将“食”解释为“蚀”,“食龂”解释为“牙龈糜烂”亦能讲通。

Copyright © 2021-20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P & .粤ICP备15039453号-2 wordpress主题Theme By:wordpress主题